2023智慧校園行業趨向與市場融資前景分析
摘要 : 智慧校園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?當前,國際形勢深刻復雜演變,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。經濟全球化、世界多極化、社會信息化、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,智慧校園有著巨大韌性和潛力的中國經濟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。
2023-06-20
智慧校園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?當前,國際形勢深刻復雜演變,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。經濟全球化、世界多極化、社會信息化、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,智慧校園有著巨大韌性和潛力的中國經濟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。
智慧校園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?當前,國際形勢深刻復雜演變,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。經濟全球化、世界多極化、社會信息化、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,智慧校園有著巨大韌性和潛力的中國經濟將為世界經濟提供動力。傳統的智慧校園的系統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展開:
智能圖書館系統:智能圖書館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化借還書、自動化管理圖書館藏書、智能化查詢等功能,提高了學生的借書效率和圖書管理效率。
智能食堂系統:通過智能食堂系統,可以實現學生的自助點餐、自動結算、智能化管理等功能,提高了學生就餐的效率和服務質量。
智能監控系統:智能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校園內的監控管理,包括實時監控、智能化分析、智能化預警等,提高了校園安全性和管理效率。
總之,智慧校園中使用的智能設備和系統非常多,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場景,選擇合適的設備和系統來提高校園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。
目前客戶資源和合作伙伴是智慧校園壁壘之一,尋求合作正在成為智慧校園行業趨勢。軟件商與硬件商互相合作,不同系統供應商尋求行業內部合作,實現強強聯合。以往一家獨大、全盤通吃的現象逐漸減少。例如騰訊先后投資猿題庫、新東方在線等平臺,億策金點聯合電子班牌廠商等。強強聯合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利用,避免資源的浪費和惡意競爭,也是構建壁壘的一種途徑。
2023智慧校園行業趨向與市場融資前景分析
智慧校園建設已經進行了十幾年,“互聯網+教育”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,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下,建設智慧校園已經成為校園的必然發展趨勢,通過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,學校的硬件和軟件有效結合在一起,可以有效提升學校的運行效率,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。同時現階段的智慧校園似乎更具有科技化。
智慧校園前期的建設投入巨大,風險也隨之增大。一款成熟的學校應用軟件少則百萬,多則上億,這樣的門檻就使的小型公司難以立足,加之整個行業的技術項目人才積累相對稀缺,這就使的誰擁有了行業頂尖技術人才,誰就擁有了建立壁壘的入場券,所以各大智慧校園公司在人才招攬方面的投入巨大。以新晉企業億策為例,單是200人的技術團隊的投入就將近千萬。更大型的公司就可見一斑了。
目前我國各個學校正在火熱建設智慧校園,隨著智慧校園建設滲透率上升,我國智慧校園將順著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的風口乘風破浪。
智慧校園行業投資的主要推動者是政府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政策。但究其根本原因,政府也是順應時代的需要,在時代的發展趨勢之下,做出了順應時代的政策決策。在經濟不斷發展,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今天,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,而想要使社會可持續的發展,就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。數字校園的建設已經有了很大成就,智慧校園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,當前全國高等院校2000多所,以每家高校在一卡通項目上平均投入300萬元左右計算,按照目前全國高等院校數量,理論上市場份額已超過70億元。目前尚有50%以上的校園未實施一卡通,即尚有30多億元左右市場空間,另外高校一卡通每年維護費用的空間約有7~8億元。據了解,高校一卡通系統通常5年左右就需要重新建設或者升級,因此,高校一卡通市場具有持續的增長空間。
目前,傳統校園一卡通市場趨于成熟,但隨著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深入,以及“數字校園”、“智慧校園”概念的提出,在?M1?卡向CPU?卡升級、手機一卡通迅速興起、建設一卡通系統的學校范圍越來越廣泛、一卡通系統功能日益增多、運營商的廣泛進入、校園節能減排需求增加等眾多有利因素的驅動下,未來校園一卡通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
數據顯示,我國智慧校園行業市場規模為333.62億元,我國智慧校園市場規模達563.89億元,5年復合增長率為14.02%。預計到2025年我國智慧校園市場規模將達914.98億元,逼近千億大關。
目前,我國在一二線城市基本實現了數字校園,在三四線城市數字校園也實現的大范圍的實現。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的升級,目前在華東、華北、中部地區開始進行較大范圍的智慧校園的建設,但覆蓋范圍在全國整體上還是極小的一部分。我國智慧校園的建設規模將會持續的擴大,市場需求巨大。
江蘇省、廣東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北京、上海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省市率先進行智慧校園建設,政府在智慧校園的財政投入較大,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投資智慧校園行業。各個出臺了智慧校園建設發展規劃的省市,建設期限都比較長,因此,智慧校園行業投資熱度將可能會維持至少三年。
智慧校園行業盈利模式分析
智慧校園(教育信息化)行業的常見兩種盈利模式:一是傳統招投標模式,二是C端收費模式。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行業的產品通用詞,就產品和模式來說智慧校園任然屬于傳統招投標模式,C端收費是基于智慧校園產品的互聯網屬性延伸的新盈利模式。首先將智慧校園(教育信息化)的兩種主流盈利模式來闡述。
1、傳統招投標模式
智慧校園產品主要針對的客戶群里是公立學校,通過信息化技術與物聯網結合實現校園的智慧管理和教學。針對國家單位的生意自然離不開《招投標法》,即企業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將智慧校園產品提供給學校,驗收合格之后等待項目回款。招投標盈利模式時間周期長,關系運作復雜,如果沒有行業經驗和一定人脈資源的創業者,這種項目做起來比較吃力,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。
2、C端收費模式
智慧校園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形成的產品形態,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教育局、學校、家長、孩子的互通互動,已達到高效的校園管理和教學工作。在基于以互聯網為背景的基礎上,最近幾年智慧校園C端收費模式應運而生,常見的模式有將智慧校園產品售賣給學生家長,通過服務和產品收費模式達到盈利。C端收費模式相對傳統招投標模式門檻低,業務拓展快,但是卻存在一定的壁壘,比如地方政策的變化會阻礙C端收費的推進。
未來,教育信息化將為現有的教育網、校園網進行教育信息化升級,新一代教育網必然成為未來教育信息化的基礎,亞教網素質教育云平臺是國內實現三網合一的教育云平臺,實現互聯網、電信網、廣電網跨平臺使用并且手機短信支持聯通、電信、移動全網覆蓋。智慧校園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于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,深化教育改革,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,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,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。